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与联盟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顺利召开
4月8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节课课程认定工作正式开启。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聚焦“十四五”规划发展趋势,由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举办的“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与联盟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于2021年4月11-12日,在武汉顺利召开。
教育部高教司相关领导、清华大学实验室管理处处长黄开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执行秘书长王宏宇、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工作网负责人王妍、清华大学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江永亨等领导、专家、高校教师、企业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会上,教育部高教司一级巡视员宋毅,为我们带来了《树立课程新理念 夯实教学新基建》,指出目前一流课程覆盖面广,北京、江苏、湖北、上海等占有率居前,“金课”共识已深入人心。一流课程门类齐全,工学占比最多为33.4%,其次理学占比14.0%,医学占比11.1%位居第三,“金课”体系已初步形成。现在,课程体系逐步完善,课程数量在快速增长,学习人数快速增加,技术赋能教育速度加快,线上线下结合的趋势不可逆转,虚拟仿真慕课化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指出在实验室装备化方面,要充分发挥虚拟仿真技术可重复、可体验、可交互的优势,利用各类功能设备辅助教学,实现软件与硬件有机结合。从教育更公平的角度出发,要下大力气研究应用和共享的问题,积极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慕课化”。
教育部高教司一级巡视员 宋毅
清华大学实验室管理处处长、联盟秘书长黄开胜分享了《实验教学改革思考及2021年度联盟工作》,指出时代在改变,实验教学必须改变。依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要深化教育改革,发挥在线教育优势。2021年联盟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启动“双百计划”,组织实施“评选推进百门实验教学应用示范课程”和“遴选培育百门实验教学优质创新课程”工作,探索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和应用机制创新。
清华大学实验室管理处处长、联盟秘书长 黄开胜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执行秘书长王宏宇分享了《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与联盟服务体系建设》,指出实验教学作为现代大学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是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打造实验教学“金课”,是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领域。总结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存在的六大问题,以及教学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要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样板间”,开垦文科实验室“试验田”,建设虚拟仿真慕课“标杆课”,从而更好推进一流课程的建设。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执行秘书长 王宏宇
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除了要仔细研读今年的政策外,对于课程本身的硬性规定和历年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也要熟知于心。教育部对于虚拟仿真慕课化推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视以及虚拟仿真实训室对于本科课程品质提升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恒点以信息化教学产品的实效应用为导向,开发完整的教学产品链,主要包括虚拟仿真教学开放共享平台、VR-MOOC系统、智慧课堂、空中课堂、虚拟仿真(VR)互动课件编辑器(VRC-Editor傻瓜式建课工具)、互动演示大师(3D互动版PPT)等六大体系产品。教育部提出从课程建设入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造“虚拟仿真一流课程”、“线下一流课程”、“线上一流课程”、“混合式一流课程”既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公司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恒点基于MOOL云体系,具备支持各类一流课程建设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有支持“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建设的定制开发服务和教学与申报的开放共享平台,有服务于“线上一流课程”、“线下一流课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与申报的恒点智慧课堂、互动课件编辑器和互动演示大师。目前恒点正在“移动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几个方向上,支持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综合改革。
恒点协助高校建设的虚拟仿真项目,2018年省级通过率高达90%,国家级通过率70%;2019年,省级通过率72%,国家级的评审通过率高达95%。目前已与全国多所985、211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项目合作通过率高、质量好、周期快、性价比高,深受合作方好评。
恒点一直致力于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最优化的解决方案、最优质的服务,不断攻克技术壁垒,不断优化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旨在通过企业自身技术的不断优化及提升,为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贡献力量。
恒点近期将启动一系列工作:
1、虚拟仿真一流课程项目品质提升
2、虚拟仿真慕课(慕课2.0)平台及建设工具塑造提升
3、虚拟仿真编辑器一流课程版的发布
相关推荐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实训,破解矿业人才培养难题
虚拟仿真技术为高校矿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破解实践机会不足、高风险操作难以模拟、教学成本高昂等难题。通过构建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虚拟仿真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为矿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仿真将在矿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大规模设备更新|MR智能互动沙盘赋能实训教育未来
在传统的实验或实训中,大量物理设备的投入、大量实验材料的消耗必不可少,教学过程也难以重复、复制、共享。MR智能互动沙盘是基于混合现实(MR)技术开发的一款教育实训设备。它结合光学空间定位技术,通过虚实融合的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高度仿真的多学科协作训练环境。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MR大空间协同系统重塑未来教育与实训生态
MR大空间协同系统结合混合现实技术,可实现多人协作,带来沉浸式体验。以此技术为基础的MR多人大空间训练平台能够为虚拟仿真实训课程提供高度逼真的虚拟环境、接近实战的训练体验,借助先进的定位跟踪技术,支持多人在同一空间内自由互动,如操作装备、搬运物资等,增强训练的沉浸感和真实感,从而提高团队协作、训练效果和实践能力。
-
速看!关于教育,2025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快“双一流”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虚拟仿真实训为传统实训提供新思路
为顺应国家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恒点基于新一代互联网(空间互联网)平台,综合运用空间计算、AIGI、大空间激光三维建模、虚拟互动、元宇宙、虚拟仿真技术,为机械、工程、交通、化工、医学影像、土木建筑、装备制造、消防、非物质文化遗产、党建思政、应急响应等行业专业客户提供“三高四不”场景下的实验、训练、培训和教学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从装修改造、设施硬件到实体设备、实训项目一站式解决。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3D-LED交互显示系统助力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升级
3D-LED交互显示系统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的代表,凭借其沉浸式体验与高互动性,成为教育装备升级的核心选择。3D-LED交互显示系统通过三大核心技术——显示渲染、交互追踪与中心控制,为教育领域带来沉浸式虚拟实训、跨地域协同教学、虚实一体化课堂三大突破性应用。
-
大规模设备更新|XR数字融合工作站助力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升级
恒点顺应趋势推出XR数字融合工作站,其空间计算能力、虚拟显示与交互功能,为补齐传统实验室、实训基地的短板,提供了全新的模块化解决方案。作为硬件和软件的高度集成平台,XR数字融合工作站同时具备了鼠标、键盘,以及虚拟仿真专用OS 、头戴显示设备、触控显示器、互动交互定位系统、12键摇杆,既可以作为普通电脑使用,也可以支持支持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等虚拟仿真操作。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虚拟仿真助力职业院校数智化转型
目前,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出台大规模设备更新方案,其中对教育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升级与更新尤为重视。通过设备更新、以旧换新,逐步淘汰陈旧的教学装备,优化专业建设,引入先进实用的新技术装备,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装备水平。恒点积极布局产品生态,以“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中心,依托互联网、VR大屏、VR等技术,为师生创造线上线下、虚实结合、智能化、个性化、一体化、多元化的虚拟仿真实训环境。
-
设备更新|虚拟仿真重塑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模式
职业院校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正为教育领域发展促进产教融合、锻造新质生产力注入新的生命力。恒点经过多年的研发,致力于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软硬件一体化装备建设,打造虚拟仿真产品生态链,赋能实训教学。恒点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包括硬件设施建设、软件平台搭建和虚拟仿真内容资源建设三个部分。
-
虚拟仿真技术赋能传染病防治人才培养
传统教育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弊端日益凸显。一方面,由于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学生难以获得充足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模拟真实的传染病传播过程,学生在面对实际疫情时往往缺乏应对能力。恒点开发的《呼吸道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效果的虚拟仿真实验》,模拟呼吸道传染病应急处置流程,覆盖事件发现到总结报告四阶段并实时监测结局,为传染病防治领域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带来了全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