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新篇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系统的“新质生产力”逐渐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力量。
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资源建设、云平台建设及运维指导特聘专家崔嘉,曾结合虚拟仿真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现状,详细解读职业院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相关指导文件,并对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路径做了指导。
首先,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不仅代表着先进的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迭代,更代表着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的创新。只有紧紧抓住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才能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其次,我国职业教育在总体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不同区域职业院校预算经费、教学条件差异大,学校间的重复建设、过度建设、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导致职业院校发展资源不充分。通过建设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实现资源的多点投资和多方共享,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缓解实训专业教学资源不充分的压力。
因此,教育就是VR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国家近年高度重视的职业教育,可生成三维图像进行人机交互的VR技术,给教育行业,尤其是职业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变革。特别是在解决职业教育中“看不见、动不了、不理解”,“三高三难”等实践性教学问题给出了满意的解决方案。
这样发展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快速学会技术技能、帮助老师智能评价学习效果,以及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到在虚拟仿真实训场景的搭建方面,可以多引入和使用高科技硬件、高智能软件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并且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多种不同类型的课堂,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同时增强人机互动、学生之间互动、师生互动;情境式、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突破传统教室讲台与课桌椅的空间设计,可灵活组合,便于交流讨论。
其次,一定要有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及资源共享平台。满足学校全方位实训过程跟踪、实训资源互联互通、实训场景全覆盖、实训基地智慧管理所需要的多维度、系统化、智能化、数据化的实现一站式 1+N服务的云平台。而且平台实现虚拟仿真实训资源、通用实训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实训的全过程跟踪和 智慧化管理,提供打破实训数据孤岛、实训应用孤岛的一站式实训中台解决方案。
当然,数字教育资源在上线前应符合以下通用要求:
1. 内容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要求;
2. 资源版权不存在争议;
3. 内容尊重各民族的风俗和生活习惯;
4. 文件名与文内标题一致,标题反映主题内容;
5. 提供能直观反映资源主题或主要内容的封面图片;
6. 数字教育资源的文件应兼容国产软件格式
虚拟仿真资源可采用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或实时云渲染技术,资源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仿真模型设计应符合逻辑和客观规律;
仿真模型应考虑空间结构或时间推演的合理性;
我们努力的最终目标,必须是满足各专业应针对岗位需求,制定系统人才培养方案突出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环节。例如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以及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只要能有效应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颠覆传统实训教学模式,就可以持续为职业教育赋能。因为与传统实训相比,具有立体化、能交互等技术上的优势,且功能更多、效率更高、协作性更强,可以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总之,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方面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为培育壮大我国新质生产力做出高等教育应有的贡献。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共同推动全国的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相关推荐
-
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的未来教育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应对上述挑战,恒点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学习平台。如“下一代网络数据中心防御清洗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基于现代网络空间安全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模拟网络拓扑结构、DDoS攻击、网络防御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的原理和防御技术,提升其应对复杂攻击的实战能力。
-
江苏、辽宁、河南、内蒙古公布第二轮“双高计划”推荐名单
近日,江苏、辽宁、河南、内蒙古分别公示了第二轮国家“双高计划”推荐名单,具体如下:
-
设备更新正当时:虚拟仿真为职教发展注入新动能
硬件是职业院校开展虚拟仿真实训的基石,在硬件方面,恒点提供包括XR数字融合工作站、MR智能互动沙盘、3D-LED 交互显示系统、红外大空间协同交互系统、MR大空间协同系统等产品。从技术源头化解“信息孤岛”“兼容度低”“资源匮乏”“体验感差”“终端单一”等职业教育虚拟仿真教学痛点。
-
沉浸式学习:虚拟仿真赋能法学教育新质生产力
法学教育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质生产力发展离不开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支持。法律教育正面临从传统理论教学向创新实践教学转型的需求。虚拟仿真技术在法律案例教学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构建多样化的虚拟案例库,学生可以在虚拟情境中处理复杂的法律问题。推动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变革,锻造法学人才新质生产力。
-
案例分享 | 生物质燃气制备过程参数控制与目标反演虚拟仿真实验
在再生能源领域,尤其是生物质燃气制备过程中,生物质原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气化过程中的反应机制难以精确预测,使得参数控制的精准度受到限制。为解决生物质燃气制备过程中的挑战与痛点,恒点推出了生物质燃气制备过程参数控制与目标反演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结合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精确预测和控制气化过程中的参数变化,解决了生物质原料多样性导致的反应机制难以预测的问题。
-
重磅!758项新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发布
近日,教育部印发758项新修(制)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新标准包含概述、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入学基本要求、基本修业年限、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和毕业要求等11个方面要素。此外,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如下。
-
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为新能源行业夯实人才基础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而在高校培养方面,传统能源专业教学只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缺少对综合能力的提升、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激发,无法满足培养新能源行业领军人才培养的需求。对此,恒点将虚拟仿真技术与新能源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通过技术创新运用推动教学变革,增加实验、实训课程等实践教学比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
案例分享 | 复杂环境下智能机器人高危作业虚拟仿真实验
智能机器人在高危环境中的应用需求日益增长,但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痛点也日益凸显。如环境感知与适应能力不足,使得机器人难以应对极端环境条件,如高温、高压、强腐蚀性等。为应对挑战,恒点与南京理工大学联合开发“复杂环境下智能机器人高危作业虚拟仿真实验”。该实验对教育和行业人才培养具有深远影响,也为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
虚拟仿真助力智能机器人高危作业教学瓶颈突破
机器人的身影无处不在。然而,在一些高危环境中,机器人的应用仍受到诸多限制。这些环境对机器人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何突破这些限制,让机器人在高危环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当前科技界和工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为智能机器人高危作业的教学开辟了新的道路。
-
借势裂变 创新动能|恒点2025年会庆典活动成功举办
迈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2025年,恒点全体同仁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行动,携手破限升维,释放阵营势能,打造虚拟仿真生态链,赋能虚拟仿真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