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是围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今天(7月19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重点就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领域改革作介绍。
为了突破传统实训实操设备投入资金多、占地面积大、“供不应求”等教学瓶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恒点共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在定制化虚拟仿真教学解决方案的帮助下,实现了对职业实训教学的升级革新。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有关要求,推动教育领域重大设备更新,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制定并印发《教育领域重大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不少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依托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和MR(混合现实)技术,构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数字非遗元宇宙展厅等,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为非遗传承提供新途径。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对肝癌的影像学诊断及术后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情景模拟,能够解决肝癌诊治中辐射大、人体实训收到伦理法规及空间时间限制等问题,助力卓越影像医生和卓越影像技术人员的培养。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仿真教学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一大趋势。它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安全和个性化的医学实操体验,还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缓解学校医学实训资源紧张困境,降低实训教学成本等问题
本次虚拟仿真资源建设生态伙伴培训交流会聚焦虚拟仿真课程资源建设,展示了多项智能教育应用成果。南京恒点分享了资源建设流程、零编程开发工具及合作伙伴打造高品质资源的经验。会议旨在推动校企合作,共筑虚拟仿真教育资源生态,助力一流课程建设。
教育部统筹的“101计划”旨在打造一流基础要素,培养顶尖创新人才,推广至多个基础学科领域。注重资源共享,构建综合性教学平台,形成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与AI技术,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效率,促进教育公平。
工况,是指设备在和其动作有直接关系的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大型设施建设离不开其全工况下的测试实验,但实验环境模拟必须投入较为高昂的设备,涵盖较为全面的工作状态,成本大、难度高,且传统的测试手段主要依靠人工与手记,极为费时费力。
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不仅代表着先进的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迭代,更代表着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的创新。只有紧紧抓住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才能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港口是水陆交通和物流的枢纽,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的特殊地位,处在“走出去”战略的最前沿地带。港口是“一带一路”中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海洋港口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
那么,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教育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如何探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可行路径?这些无疑都是摆在我们所有人面前的必要课题!